項次 |
標題新聞 |
資訊來源 |
日期 |
1 |
分紅保單穩中求盈 存退休金利器 |
摘錄工商B 11 |
2025-05-18 |
新台幣在2日單日狂升,出現近40年來最大單日漲幅,投資人心慌 。壽險業者指出,不論是新台幣或美元分紅保單,其本質仍為提供保 戶壽險保障,而非短期進出、賺取匯差之投資工具,應長期持有才能 發揮最大之規劃效益,而分紅保單可參與壽險公司經營績效,是存退 休金的利器。
投資人納悶,若長期新台幣看升,還可以買美元保單嗎?凱基人壽 指出,分紅保單應長期持有才能發揮最大之規劃效益,且分紅保單除 提供壽險保障,還能透過紅利分享,讓保戶參與保險公司分紅保單經 營成果,享額外的紅利給付,可納入核心資產配置工具之一。
凱壽指出,雖然紅利不是保證的,但整體風險度較低,保險公司通 常採取穩健的投資策略,長期來看風險較低,適合穩健型客戶,另外 ,保單條款會明確約定紅利分配方式,透明的紅利分配機制,保戶有 機會可享有可分配紅利盈餘的7成以上,確保權益受到保障。
台灣人壽則指出,美元保單可以保障為核心,同時具備預定利率較 高、保費相對低廉的優勢,加上美元為全球主要流通貨幣,許多民眾 也會藉配置美元保單,達保障與資產分散的雙重目標。對於擔心匯率 波動的客戶,建議透過長年期分期繳或定期定額的方式進行規劃,有 助於分散匯兌時點風險,穩健累積保障與資產價值。
凱壽進一步指出,分紅保單適合累積退休金的原因有三,一、分紅 保單提供中長期保單現金價值穩健成長,或若符合條件年年可領取生 存金;二、有機會領取保險單紅利,補充退休收入;三、相較於投資 型保單,保戶須自負盈虧,分紅保單則相對「穩中求盈」,適合穩健 資產配置兼顧風險保障。
富邦人壽指出,儘管外部環境變化,持續對金融保險業帶來新的挑 戰與機遇,但去年富邦人壽稅後純益突破千億大關,創下1,026.6億 元的歷史新高,獲利表現穩居業界之首,財務穩健、妥善控管投資風 險,近十年分紅保單發放紅利實現率,皆能維持在100%中分紅以上 之水平,其中部分分紅保單年度紅利在2023、2024年更達到105%中 分紅的水準。分紅保單每年的紅利實現率,除了反映過去各項營運績 效所累積的盈餘外,亦需考慮長期營運績效,確保未來保單紅利水準 符合平穩性原則。
|
2 |
惠譽:5壽險列負向評等觀察名單 |
摘錄工商A7版 |
2025-05-17 |
新台幣兌美元大幅升值後,壽險公司的資本水準、收益、業務風險 增加,其中,幣別錯配情形尤其到關注。惠譽信評將5家人壽保險公 司的財務實力(IFS)評等,列入負向評等觀察(RWN)名單,包括國 泰人壽、富邦人壽、凱基人壽,IFS評等皆為「A」;南山人壽IFS評 等為「A-」;台灣人壽IFS評等為評等為「BBB+」。
惠譽說明,新台幣匯率5月初在兩日內飆升8%,外匯避險成本飆升 ,且新台幣進一步升值可能性仍存,壽險公司大部份的新台幣負債投 資於美元資產,由此形成嚴重的幣別錯配。儘管保險公司已對大部分 資產負債表錯配進行避險,但此策略將因避險成本激增而受壓,且未 避險部位仍會使前述公司面臨貨幣大幅波動曝險,目前尚未觀察到解 約率上升,但對信用體質仍構成風險。
惠譽預期在未來3至6個月內解除評等觀察狀態,主要考慮因素將包 括,壽險業未來對新台幣對美元匯率波動曝險的預期更新,尤其考慮 目前的貿易和經濟環境,壽險公司為應對此等波動帶來的風險而可能 採取的策略,以及其資本水準和收益狀況隨之產生的變動。
經分析,前述公司有充足的資本緩衝,來承受自2025年初起新台幣 對美元升值10%,但資本適足率溫和下降,若同時面臨台幣進一步升 值,以及獲利前景明顯轉弱所帶來的重大資本風險,則可能導致負面 評等行動。避險成本上升及新台幣波動加劇,也可能對壽險業獲利造 成壓力,多數公司可能已被近期飆升的匯率耗盡,這將限制公司在不 影響資本水準的情況下,進一步吸收匯損的能力。此外,惠譽也將新 光人壽「BBB」的IFS評等列入評等觀察發展中(RWE)名單,並確認 安達國際人壽「AA-(twn)」的國內IFS評等為展望穩定。
惠譽認為,預期在與台新人壽合併後,新光人壽可提升市場地位、 擁有更均衡的行銷通路,並獲得台新金(BBB/bbb/穩定)的財務支 援;而安達國際人壽有別於大型受評同業,並無重大的幣別錯配風險 ,在匯率持續波動的背景下,安達國際人壽的Prism評分仍將維持「 極強」級別,受益于其穩健的緩衝資本。
|
3 |
穩獲利 國壽申請外匯準備金新制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5-17 |
新台幣匯率「暴力升值」效應餘波盪漾,目前已有七家壽險公司向金管會遞件申請外匯準備金新制,其中五家獲金管會核准,包括凱基人壽、新光人壽、友邦人壽、台新人壽與三商美邦人壽,另兩家正由金管會進行審查,其中一家為壽險龍頭國泰人壽,另一家並非六大壽險。
熱錢再度來襲,推升新台幣匯率昨(16)日盤中強升逾1角,最高升抵30.088元、逼近30元大關;中央銀行嚴陣以待,除盤中頻頻買匯外,也要求銀行定期回報客戶的大額賣匯交易,尾盤則是按慣例進場作價,將一度狂升逾1角的匯價拉回至1.7分後,以30.172元報收。央行統計顯示,新台幣匯率連三升,累計升值2.83角。
外資與出口商一同拋匯,央行則與進口商買進美元,匯市昨天交易熱滾滾,再度爆出20.18億美元的成交巨量。
富邦人壽、台灣人壽昨日表示,目前尚未向金管會遞件申請,南山人壽回應,外匯準備金新制的推行,將有助於減緩匯兌損益波動與外匯操作彈性,南山人壽將綜合考量台幣對美元匯率水準、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餘額、市場狀況等條件審慎評估;國泰人壽則是在日前經董事會通過後,已正式送件給金管會。
壽險業者選在近期送件,主要是著眼新台幣匯率目前升抵30字頭,短期內仍有升值壓力,但低於長期平均匯率。
金管會在2024年8月拍板外匯價格準備金新制,開放壽險業申請將五類準備金轉作「第一桶金」,用以充實外匯準備金水位,可沖抵兌換損失、平穩獲利。
台壽昨天表示,目前不會申請外匯準備金新制,因為新制開放可轉列至外匯準備金的五類準備金,目前水準偏低,會在今年底接軌IFRS17時再做考量;另外,台壽目前累積外匯價格準備金約140億元,資本結構穩健,風險資本適足率(RBC)截至目前達到270%,遠高於法定門檻200%。
新台幣匯率4月狂飆1.165元,升幅高達3.64%,導致六大壽險的外匯準備金在4月大舉收回;今年前四月,僅國泰人壽較去年底提存增加29.9億元,富邦人壽、新光人壽(新制)、南山人壽、台灣人壽與凱基人壽(新制),累計收回125、108、55、6與94.6億元。
5月以來,新台幣匯率累計狂升1.845元,升幅高達6.11%。壽險業者認為,若能趕在5月底前通過外匯準備金新制申請,對5月獲利將有明顯幫助。
|
4 |
惠譽調降五壽險財務評等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5-17 |
新台幣匯率「暴力升值」負面效應,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昨(16)日將五大壽險財務實力(IFS)評等列入負向評等觀察(RWN)名單;包括國泰、富邦、凱基、南山及台灣人壽。
五家受影響公司當中,國泰、富邦和凱基人壽的IFS評等皆為A;南山人壽IFS評等為A-;台灣人壽IFS評等為BBB+。惠譽同時將新光人壽BBB的IFS評等列入評等觀察發展中(RWE)名單;反映台幣升值的負面影響可能抵消新壽與台新人壽合併所帶來的利多。惠譽預期,合併後新壽可提升市場地位、擁有更均衡行銷通路,並獲得台新金控的財務支援。
列入負向評等觀察名單是基於新台幣對美元大幅升值後,前述保險公司的資本水準與收益,及業務風險增加。5月初新台幣匯率在兩天內飆升8%,外匯避險成本飆升,且台幣進一步升值的可能性仍存。台灣壽險公司因持有大量美元固定收益資產而受負面影響,並面臨台幣進一步升值風險。
因此,幣別錯配風險上升,壽險公司相當大部份新台幣負債投資於美元資產,形成嚴重幣別錯配。儘管保險公司已對大部分錯配進行避險,但惠譽認為此策略將因避險成本激增而受壓。雖然尚未觀察到解約率上升,但對前述保險公司的信用體質仍構成風險。
惠譽預期,該五大壽險將因貨幣的不利變動而產生明顯損失。
|
5 |
股災效應 保險商品重獲青睞 |
摘錄經濟A 11 |
2025-05-16 |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掀起全球股災,收益穩定的保險商品重獲投資人青睞,壽險公司保費收入報佳音。根據業者估計,今年前四月,全體壽險業新契約保費收入可望突破3,40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逾四成。
根據各公司統計,六大壽險4月新契約保費收入達424.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近二成,今年前四月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合計2,036.3億元,年增逾四成。
據業者估算,今年4月整體壽險業保費收入約780億元,今年前四月可望突破3,40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四成以上。
其中,壽險龍頭國泰人壽4月新契約保費123.9億元,為六大壽險裡,唯一保費收入破百億元的公司,年增54.3%;今年前四月累計保費收入達673.1億元,年增逾九成,成長動能相當強勁,主要受惠於美元傳統型商品動能強勁,新契約保費年成長111%,健康及意外險商品維持穩健成長,單月新契約保費年成長23%。
富邦人壽4月新契約保費94.3億元、排名業界第二,年增近11%,前四月新契約保費444.5億元,年增20.8%。
截至4月底淨值比率約10%,RBC超過400%,整體資本維持良好,未來將持續強化分期繳商品銷售。
南山人壽4月新契約保費69億元,年增逾11%,主要以投資型年金、美元理財型及高保障商品為銷售主力,加上持續推出符合國人醫療照護需求商品,整體醫療險商品動能穩健,累計前四月新契約保費336億元,年增26%。
凱基人壽4月新契約保費64.1億元,年增逾36%,前四月累計新契約保費260.3億元,年增63%。
|
6 |
六大壽險新約噴漲 3大商品熱銷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05-16 |
今年前四月六大壽險公司新契約保費收入大熱賣,累計達2,036.3 億元、年增41%,創近三年同期新高。而為了因應2026年接軌國際新 會計制度IFRS 17和ICS,同時面對金融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壽險公 司力推投資型、分紅和保障型保單三軌並行,均列為銷售的主力商品 。
國泰人壽4月新契約保費收入124億元、年成長54%,續居冠軍寶座 ,前四月累計673億元、年增91%,幾乎翻倍成長,4月銷售主力仍是 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妹約61.4億元、年增49%,但成長最多是利 變型壽險,年成長率達91%。
國壽指出,利變型壽險去年同期的基期較低,且今年美元利變商品 銷售動能一直都維持良好,美元傳統型商品的銷售動能也相當強勁。 保障型如健康及意外險(A & H)商品,也因外溢保單銷售量較去年 同期大增215%,拉抬整體銷售動能。
富邦人壽4月最熱銷商品是分紅保單,前三大商品包括2張高保障型 終身壽險及1張退休規劃型還本險,目前並強推新台幣及美元分紅商 品,尤其川普關稅政策引發市場震盪,分紅保單「穩中求盈」特性, 成為市場相對安全的資金避風港,深受退休規劃族、高資客群及穩健 理財族群的青睞。另新台幣計價的健康險與傷害險(A & H)商品, 訴求長期保障型,較不受匯率或市場波動的影響,如重大傷病險或長 照險等。
南山人壽4月新契約保費收入69億元、前四個月336億元,分別年增 11.3%和25.8%,主要以投資型年金險、美元理財型及高保障商品為 銷售主力,加上整體醫療險商品動能穩健;台灣人壽4月新契約保費 收入37億元、年減23.15%,前四個月178億元、年增8.57%。
新光人壽4月新契約保費收入36.8億元、年成長17.3%,前四個月 為143.7億元、年成長11.4%,主因是保障型與健康型商品量能挹注 所致。
|
7 |
富邦金強打七大策略 |
摘錄經濟A 11 |
2025-05-14 |
富邦金控營業報告書昨(13)日出爐,董事長蔡明興指出,展望2025年,AI等新興科技發展需求強勁,相關供應鏈業者積極擴增產能,將支持出口及民間投資成長;隨企業獲利提升及軍公教調薪帶動企業跟進,有助支撐民間消費溫和成長,預估台灣經濟將維持穩健擴張,實際表現取決美國經貿政策變化對全球終端需求影響程度。
蔡明興指出,富邦金將持續深耕台灣市場及布局亞洲,並評估併購及參股機會以拓展金融版圖。今年富邦金主要子公司有七大發展策略。
富邦人壽方面,主管機關為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逐步鬆綁法規,同時為接軌IFRS 17與TW-ICS,將推動措施協助業者接軌,富邦人壽將因應市場變化調整商品策略。
台北富邦銀行擬藉客群開發及深耕擴大業務動能、推進海外布局完善金融平台、分眾經營及法個聯動提高營運效益等營運主軸強化收益。
富邦證券致力提升經紀市占,加速獲客動能並推動財管轉型,提升財管收入,發展AI運用,加速數位轉型。富邦產險持續發揮保險正向影響力,落實社會責任推廣永續發展,加強風險管控。
富邦銀行(香港)除優化貸款及投資組合以提升資產收益率,亦積極擴大財管客群基盤及發揮跨售潛能以強化手續費收入,並嚴謹控制營運成本及提升風險管理效能。富邦華一銀行將藉組織調整及資源統籌優化公司銀行營運及提升客群覆蓋率、導入線上線下融合及數位模式精進零售銀行客群經營。
富邦投信響應「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發展商機,因應新型態產品法令開放,發展戰略型與具市場趨勢潛力產品。
|
8 |
富邦人壽分紅保單紅利宣告 最高達105% |
摘錄經濟B4版 |
2025-05-14 |
儘管外部環境動盪變化,對金融保險業帶來新的挑戰與機遇,2024年富邦人壽稅後淨利突破千億大關,無懼重大經濟波動,創下新台幣1,026.6億元的歷史新高,獲利表現穩居業界之冠。
富邦人壽財務穩健的經營實力亦展現在分紅帳戶報酬率的亮眼成績,2025年分紅保單的紅利宣告,最高達105%最可能紅利金額水準,且近10年富邦人壽分紅保單紅利實現率,皆達100%最可能紅利金額以上水準。
富邦人壽長期關注國人保障與退休規劃需求,結合公司穩健經營實力與市場趨勢,推出多元分紅保單商品,打造兼顧壽險保障、資產傳承與退休規劃的新選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亦帶動分紅市場整體熱度升溫。
富邦人壽財務精算處執行副總經理董采苓表示,富邦人壽自2023年2月起推出一系列分紅保單商品,目前銷售中的分紅保單共22檔商品,包括保障型(資產傳承型)以及儲蓄型(退休金流型)分紅商品,涵蓋台幣及美元,繳費年期則包括短、中、長多種年期,協助客戶達到資產累積、財富傳承,或退休金流規劃等不同目標,成功打造分紅保單成為民眾新一代的國民保單。
無論商品型態,現階段富邦人壽提供台幣及美元分紅商品,在川普關稅政策引發市場震盪,分紅保單「穩中求盈」特性成為市場相對安全的資金避風港,深受退休規劃族、高資客群及穩健理財族群的青睞。分紅保單三大優勢如下:一、保險公司專業投資團隊操刀–保戶不須每天緊盯投資市場變化。二、每年宣告一次分紅–保戶不用每月關注市場利率波動。三、紅利分配比例受法令規範,至少享有可分配盈餘七成以上並明訂於條款。
|
9 |
金控4月獲利 九年同期低點 |
摘錄經濟A5版 |
2025-05-13 |
上市金控4月獲利全數出爐,受4月川普對等關稅衝擊全球股債匯市影響,整體金控4月合計獲利186.3億元,為近九年同期新低,累計前四月整體金控稅後純益1,622.4億元,年減約23%。其中,富邦金累計前四月每股純益(EPS)3.31元,國泰金累計EPS 2.28元分居冠亞軍。
3月台股崩跌逾2,000點,4月川普關稅戰更是嚴重衝擊資本市場,擁有龐大海外債券部位的壽險公司蒙受匯損與資產評價損失等多重衝擊,淪為重災區,九家旗下有壽險子公司的金控,僅凱基金一家其子壽險4月單月未虧損,新光金則是虧損持續擴大,整體金控4月單月合計僅賺186.3億元,比前月腰斬、去年同期衰退65%,為2017年以來的同月新低,累計前四月整體稅後純益1,622.4億元,年減23%。
富邦金4月自結稅後純益41.7億,主要反映連結稅制所得稅利益24.9億元,抵銷子壽險虧損,但單月獲利仍較前月減62%,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452.8億元,年增4.3%,EPS為3.31元。富邦人壽4月由盈轉虧24.1億元。
國泰金4月稅後純益12.9億元,月減86.9%,累計稅後純益達334.1億元,年減34.4%,EPS為2.28元。除國泰人壽因匯率強升由盈轉虧外,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純益均續創歷史新高。
國泰人壽4月轉虧、稅後淨損25.7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56.7億元,年減55.4%。單月獲利下滑,主要反映新台幣匯率4月強升3.6%,致避險成本較高。
凱基金控4月自結稅後純益5.18億元,月減67%,前四月累計稅後純益92.24億元,年減13.3%,EPS 0.55元。凱基人壽4月稅後純益4.31億元,月減六成多,但是金控子壽險中唯一4月有獲利,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66.07億元。新光金4月稅後淨損38.5億元,累計前四月合併稅後淨損163.8億元,每股稅後淨損0.93元。新壽4月稅後淨損38.1億元,累計前四月淨損148.6億元。
|
10 |
南山單月大虧90億 |
摘錄經濟A5版 |
2025-05-13 |
新台幣匯率4月狂升1.165元,升幅高達3.64%,壽險業者成最大苦主之一;六大壽險公司獲利昨(12)日全數出爐,南山4月虧逾90億元。
新台幣匯率暴力升值,讓六大壽險公司4月獲利慘兮兮,六家裡高達五家虧損,僅凱基人壽表現一枝獨秀、帳上仍有獲利。
受美國對關稅政策議題及投資市場波動影響,新台幣匯率急升不利匯兌損益,南山人壽今年4月稅後虧損高達90.9億元,今年前四月稅後純益僅剩31億元,每股純益(EPS)為0.21元。
南山人壽昨日強調,整體財務狀況健全,清償能力高於法令規定,資金流動性無虞。但新台幣匯率短期波動幅度劇烈的情況較為罕見,壽險業的資產配置為長期的考量,南山人壽將持續關注金融市場變化,透過資產配置分散風險,在風險可控下保持彈性,依據市場狀況動態調整投資及避險策略,維持穩定的財務狀況。
不只如此,六大壽險的外匯準備金4月大舉收回,導致今年前四月,僅國泰人壽較去年底提存增加29.9億元,富邦人壽、新光人壽(新制)、南山人壽、台灣人壽與凱基人壽(新制),累計收回125、108、55、6與94.6億元。
|
11 |
六大壽險4月逆風 淨損約187.76億元 |
摘錄工商A 11 |
2025-05-13 |
受到川普關稅政策突襲,接連衝擊股、債、匯市,六大壽險公司4 月稅後損益「青筍筍」,稅後淨損約187.76億元,逆轉1~3月每月都 獲利的情勢,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僅397.38億元,相當於3月的努力 全部吐回去,甚至少於前二個月累計稅後純益408億元,但目前國泰 、富邦、南山人壽都表示,清償能力高於法定標準。
國泰人壽4月稅後淨損25.7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156.7億元, 截至4月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累積餘額仍逾300億元,目前也是唯一累 計前4月有提存外準金的壽險公司,約提存29.9億元。4月淨值比約8 %,資本適足率(RBC)遠高法定標準。
富邦人壽4月稅後淨損24.1億元,主要也是受到匯兌損失影響,累 計前四月稅後純益249.5億元,投資方面,台股部位小幅實現資本利 得,並把握美債利率高檔時機配置債券部位;面對匯市波動風險,透 過提高傳統避險及一籃子避險比重,緩和匯率波動對損益之影響。截 至4月底淨值比率約10%,RBC超過400%,皆高於法定標準。
新光人壽4月稅後淨損38.16億元,前四月虧損148.69億元,運用外 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匯兌損失以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充抵降低衝 擊,主要虧損仍受到市場震盪而影響投資獲利;南山人壽4月合併南 山產物稅後淨損90.9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31.0億元。
僅凱基人壽4月挺住幾波衝擊成為六大唯一正報酬,4月稅後純益4 .31億元、年減77%,前四月累計稅後獲利66.07億元、年減6.22%。 凱基人壽說明,4月匯率波動大,但採用外價準備金新制,至4月底外 匯準備金沖抵後仍有餘額。
|
12 |
金控雙雄前四月獲利 靠銀行撐場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05-13 |
川普對等關稅來襲,全球金融市場大地震,但金控雙雄的富邦金、 國泰金,全靠銀行子公司維持強勁獲利動能撐場,台北富邦銀行4月 稅後純益29.1億元,前四月累計稅後純益130.3億元,雙創歷史新高 ;國泰世華銀行前四個月賺進158.9億元、年成長18%,稅後純益也 創同期歷史新高。
但富邦金前四個月稅後純益452.8億元、年成長降至4.3%,首季年 成長是35%,EPS3.31元;國泰金前四月稅後賺334.1億元、前四月年 減34.4%,首季年減13.6%,EPS為2.28元。
金控雙雄銀行子公司獲利動能續強,台北富邦銀行4月稅後純益29 .1億元,創歷年4月新高,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130.3億元、年成長2 2%,續創歷史新高,其中利息淨收益受惠存放款規模成長及淨利差 提升,較同期成長11%,手續費淨收益因財富管理、信用卡及授信等 業務動能成長,較同期成長17%;國泰世華銀行放款動能、財管市場 各項業務持續成長,4月稅後純益37.1億元,前四個月賺進158.9億元 、年成長18%,續創同期歷史新高。
金控雙雄壽險子公司4月受到新台幣升值3.64%衝擊,產生兌換損 失,富邦人壽與國泰人壽單月虧損分別為24.1億元、25.7億元,成為 拖累今年以來累積獲利成長率的主因。為因應金融市場波動,富邦人 壽已透過提高傳統避險及一籃子避險比重,緩和匯率波動對損益之影 響;國壽4月因實現資本利得較少,加上避險成本較3月高而影響整體 獲利。
產險子公司則維持穩定成長,國泰產險4月稅後純益1.7億元,累計 稅後純益續創同期新高達12.4億元、年成長29%;富邦產險4月稅後 純益4.4億元,累計稅後純益20.6億元、年成長29%。
證券子公司受到4月台股重挫衝擊,富邦證4月稅後純益3.1億元, 累計稅後純益19.8億元,年減36%,主因台股加權指數最低點一度來 到17,306.97點,為今年新低點,成交值也衰退,累計前四月台股日 均值年減13%,致證券經紀收入、金融資產部位損益較去年同期減少 ;國泰證券4月稅後純益1.3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0億元、年減15%, 但截至4月底台股累計經紀市占率達4.30%,創同期歷史新高,累計 複委託成交量較年成長55%,維持市占第一。
|
13 |
分紅保單火熱 七壽險搶進 |
摘錄經濟A 10 |
2025-05-12 |
分紅保單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如今已有七家壽險公司加入市場,除了因為前一波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調升速度不如美債,導致銷售下滑,開始有業界回頭賣分紅保單吸引市場目光,最關鍵原因,在分紅保單有利增加CSM(合約服務邊際),對於接軌相當有利。
包括凱基人壽、台新人壽都表示,紅保單有利增加CSM,讓獲利來源更加多元。台新人壽總經理戴朝暉日前於法說會上指出,台新人壽之所以推出首張分紅保單,除了觀察到整個市場的需求,對於客戶來說,透過分紅的方式將台新人壽的經營成果部分與客戶共享,享受到台新人壽的經營績效,同時,分紅保單有利於未來接軌IFRS 17及TW-ICS(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可有效地進行資產負債管理與利率風險的管理。
除了先前的保誠人壽、富邦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安達人壽外,凱基人壽及台灣人壽在今年4月陸續開賣,台新人壽則在5月正式宣告進軍分紅保單市場,讓市場再掀高潮。
分紅保單曾於十幾年前風靡台灣,但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由於分紅保單放較多部位在股票,當股票市場出現劇烈震盪時,原本保險公司承諾的分紅減少甚至不分紅,引發後續爭議,壽險業陸續退出分紅保單市場,後來僅剩保誠人壽持續銷售。
直到富邦人壽在2023年重返分紅保單市場,除了誕生百億神單,且受惠於分紅型商品成長,帶動2024年初年度保費年增幅16.5%,總保費收入年增12.5%,均優於業界平均。法國巴黎人壽同樣於2023年底推出首張分紅保單;安達人壽則自2024年起推出多張美元分紅終身壽險保單;凱基人壽及台灣人壽在今年4月陸續開賣。
最新加入戰局的台新人壽更是將要保人紅利分配率訂在85%,與台灣人壽並列最高,且其各年度內部報酬率(IRR),若以持有保單滿10年來計算,也比同業多出0.1%,引發市場討論度。
戴朝暉日前在台新金控法說會上透露,台新人壽之所以推出首張分紅保單,除了觀察到整個市場的需求,對於客戶來說,透過分紅的方式將台新人壽的經營成果部分與客戶共享,享受到台新人壽的經營績效,同時,分紅保單有利於未來接軌IFRS 17及TW-ICS,可有效地進行資產負債管理與利率風險的管理。
凱基人壽指出重返分紅保單市場,有兩大考量,第一為市場需求強勁,第二則是凱基人壽更名前為中國人壽,曾於2003年推出國內第一張分紅保單,而因應接軌,多了分紅保單也有利增加CSM,讓獲利來源更加多元。
|
14 |
自主網路投保 專人規劃更完善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05-11 |
網路普及影響消費行為轉變,壽險業者觀察,網路投保商品以小額 、短年期、操作便利為主,受數位原生世代及自主型消費者青睞。與 業務員服務不同的是,網投平台商品設計趨向簡單透明,適合補強保 障需求;而面對人生轉折或複雜財務規劃者,仍建議透過專業業務員 提供客製化服務,以因應多元保險需求。
國泰人壽指出,觀察今年第一季與去年同期相比,除旅平險外,其 他險種的銷售尚無明顯提升趨勢,但數位通路的便利性仍受數位原生 世代、對價格較敏感的消費者,或已具基本保障、僅須補足特定風險 保障的族群青睞。
富邦人壽表示,網路投保商品較為小額、簡單、碎片化,且全年2 4小時無休、不限時間地點,適合講求便利和自主的消費者。
南山人壽舉例,30歲男性投保5年期、保額300萬元的定期壽險,年 繳保費約2,640元,便可提供有效的中短期經濟風險防護。
國泰人壽強調,對於面臨人生階段轉換(如婚育、退休)或需進行 複雜資產與稅務規劃的族群,仍普遍偏好面對面諮詢與客製化服務, 但由於民眾對保險資訊蒐集的能力提升,消費行為也從「被動聽業務 介紹」逐漸轉向「主動上網研究,再尋求專人協助」。為因應此趨勢 ,提供保險需求分析工具、自由配與生涯推薦等功能,協助消費者找 到適合商品後,再由專人進行後續規劃。
|
15 |
網投旅平險 當紅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05-11 |
國人出國旅遊熱潮不斷,壽險公司網路投保平台的旅平險需求也同 步推升,成為今年第一季成長最亮眼的險種。壽險業者指出,旅平險 穩居網路投保冠軍,保費收入與件數較去年同期成長達2成以上,推 測與旅遊風氣盛行,以及民眾出國前購買旅平險的意識明顯提升有關 ,且20到40歲年輕族群對於網路投保的接受度更高。
富邦人壽表示,旗下網路投保平台最受歡迎的前三大產品依序為旅 平險、傷害險與定期壽險。其中,旅平險受惠於國人出國旅遊熱潮持 續,今年第一季保費成長約2成,成為成長幅度最大的險種。
國泰人壽指出,去年網路投保統計中,旅平險(含e悠遊、一日平 安及180天系列商品)名列人氣商品之首,傷害險及一年期住院醫療 險則分居二、三名。今年第一季旅平險保費收入較去年同期成長約2 2.8%為最多,與觀光署統計今年1至2月出國人次年增13.4%的趨勢 相呼應,因此旅平險保費收入成長亦符合預期。
南山人壽觀察,旅平險、定期壽險與傷害險是目前最受歡迎的網路 投保商品。其中旅平險件數在今年第一季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2成, 除了因國人出國次數增加,也受社會事件影響。今年3月有藝人於海 外不幸逝世,再次強化國人對出國前投保旅平險意識,進一步拉抬旅 平險的需求。
網路投保年齡方面,今年第一季年輕族群的網路投保趨勢增加,南 山人壽網路投保以20至40歲族群為主力,今年第一季此族群占比還較 往年略有提升,反映出年輕族群對於具高度自主性的網路投保服務接 受度有所提升。
國泰人壽主力年齡層以25至34歲為最大宗,占比26.4%,其次為3 5至44歲,占23.3%,與去年同期無顯著差異;富邦人壽網路投保主 力集中於25至55歲之間,占比超過8成,族群結構穩定。
展望後市,國泰人壽認為,未來在AI技術發展下,可能改變客戶在 複雜商品的精準推薦及諮詢需仰賴業務員的生態,並能強化網路投保 之風險控管,身分驗證及影像辨識技術的進步也將使客戶在網路保險 服務的體驗提升,但若保險公司能提供業務員AI工具,同樣能使業務 員擁抱科技,但卻不被科技取代,並透過實體活動與客戶建立情感連 結。
|
16 |
台北好購獎勵機制 富邦人壽獲雙獎 |
摘錄工商C4版 |
2025-05-09 |
富邦人壽持續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理念,發揮企業綠色影 響力,積極深化永續供應鏈管理,獲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首屆「台 北好購獎勵機制-採購貢獻獎(金獎)」,更以實際行動支持在地新 創企業,獲「台北好購獎勵機制─採購新創貢獻獎」。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表示,富邦人壽截至今年3月累積綠色採購 金額已達8.7億元,除攜手價值鏈夥伴共促永續轉型,亦於企業內部 導入綠色營運管理,屢獲政府機關肯定,彰顯公司推動永續策略的堅 持與實踐,未來將持續發揮金融影響力,支持政府政策,團結公私力 量,共同推動永續發展。
富邦人壽持續推行永續理念並積極響應政府政策,促進經濟動能與 永續循環的雙向發展,今年2月已率先榮獲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首 屆「台北好購獎勵機制-採購新創開拓獎」,透過在地採購以及策略 性合作,將經濟活力與社會價值深度結合,活絡經濟動能,113年9月 至114年2月底台北市在地採購金額累計超過新台幣3,200萬元,再獲 得「台北好購獎勵機制-採購貢獻獎(金獎)」,更以實際行動支持 在地新創企業,其採購金額逾新台幣840萬元,獲「台北好購獎勵機 制─採購新創貢獻獎」雙獎殊榮。
此外,富邦人壽113年整年度綠色採購金額達1.85億元,九度獲台 北市環保局「綠色採購績優單位」認證。該獎項係鼓勵各界促進綠色 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透過企業推動綠色商機,吸引業者 申請環保標章,串聯供應端、銷售端及消費端,共同打造環保與經濟 共榮的社會。
富邦人壽除積極發揮企業綠色影響力開發綠色供應商、持續支持在 地小農與社企團體以扶植在地發展,亦舉辦環境永續暨綠色採購供應 商交流大會、綠色職場課程,從投資到採購、從倡議到行動,接連獲 得政府獎項肯定,充分突顯富邦人壽對回應全球永續趨勢前瞻性。
|
17 |
壽險增員放大絕 祭揪團獎金 |
摘錄工商C3版 |
2025-05-09 |
壽險公司業務員登錄人數已連四年衰退,今年壽險業增員爭相出招 。以台灣人壽來說,今年除了校園徵才,還祭出「好友一起來」考照 獎勵鼓勵揪團,還有同業轉敘方案、凱壽則鎖定各界業務轉職、富邦 人壽則為鼓勵新人特地訂定專案獎勵制度,新人於專案期間2年內符 合獎勵條件,最高可獲42.9萬元獎勵。
台壽指出,今年目標招募1,600名業務員,鎖定40歲以下的年輕族 群,且祭出三大增員活動,一持續深入大專院校推動產學合作,求職 季積極舉辦校園徵才活動,藉此吸引更多優秀新興人才加入台灣人壽 ;二推出「好友一起來」考照獎勵,新人登錄最高可獲得新台幣7,0 00元獎勵金,提升新人考證/完訓誘因;三推出「同業轉敘」方案, 徵募業界高手加入台灣人壽發展事業,提供2年每月財補金、3年業績 達成獎金及業績超額獎金,最高累計可獲202.2萬元。 針對新人,台 灣人壽祭出「180天熟成計劃」,設計全職涯、全方位培訓體系,課 程內容涵蓋行銷策略與售後服務技巧,並提供完整的職能銜接教育與 數位工具賦能,鼓勵新人積極增員與晉升,期望透過系統化的培育, 奠定新人壽險事業信念、厚植專業行銷能力、培養增員基礎動員、堅 實輔導訓練技能、強化績效管理能力。
凱壽今年預計擴大引進2,000名業務員。今年第二季起會擴大引進 各界業務轉職,於各地舉辦講座,內部也強化培訓及獎勵措施的推動 。主要鎖定業務轉職人才、壯世代再就業或是正在評估轉職的人才, 目前引進的年齡段,平均年齡24至28歲為大宗。對新人的培訓以為期 兩年的財補卓越專案為重點,包含為期9個月的新人輔導課程,並輔 以各職級為期9~12個月的輔導課程,讓新人穩定成長,3年成為卓越 經理人。
富邦人壽預計今年將招聘5,000名。富邦人壽表示,2024年新兵過 半數是未滿30歲的社會新鮮人,為鼓勵新人特地訂定專案獎勵制度, 新人於專案期間2年內符合獎勵條件,最高可獲42.9萬元獎勵,另外 也透過「新銳培訓」、「精銳培訓」及「明日之星成長營」等分階段 訓練,幫助新人快速成長,三年內打造出能獨當一面的業務主管,根 據2024年內部統計資料,30歲以下業務主管人數高達35%,2024年業 務主管(主任以上)薪資年增幅近3成,平均月薪高達12.6萬元,可 見年齡絕非問題。
|
18 |
攻資產傳承 分紅保單戰火起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05-08 |
分紅保單今年重掀戰火。凱基、台灣、保誠、富邦、法國巴黎、安 達、與台新人壽等都投入分紅保單戰場。壽險業者表示,據主計總處 最新資料,2023年台灣平均家庭淨資產達1,889萬元,年增率高達6. 56%,創近來新高,顯示民眾對資產傳承與保值的需求亦日益顯著, 各家分紅保單鎖定資產傳承大餅。
凱基人壽指出,過去中國人壽時期2003年即領先業界推出台灣市場 第一張分紅保單,加上財務穩健及具有長期經營實力,目前總資產達 2.5兆元,為台灣前五大壽險公司,嚴謹的風險管理取得中華信評tw AA跟惠譽國際信評AA+(twn)的評等,是凱壽經營分紅保單的優勢。
台灣人壽說明,分紅保單可結合保障終身、穩健分紅與資產傳承三 大特色,滿足各世代保險保障與財務規劃的雙重需求,因此鎖定三大 族群:剛起步的青世代、穩定築夢的中壯族群、或是預備交棒的資產 傳承者。
富邦人壽認為,分紅保單之紅利來源為「死差、費差及利差」,其 中主要來源為利差益,也就是分紅保單實際投資收益率高於保單計算 保單價值準備金的預定利率,因此選擇一家穩健經營且有績效表現的 投資團隊至關重要。較受歡迎的分紅保單為專為退休族打造的外幣分 紅終身壽險,能提供高保障及退休後穩定的現金流,還可讓資產穩健 增值滿足創富、守富需求。
保誠人壽日前董事會核准2025年分紅保單的紅利宣告,去年在股債 投資收益不俗下,連續12年所銷售的分紅保單,皆維持在100%中分 紅以上的水準。目前主攻需要家庭保障三明治族群,且透過不同分紅 設計滿足需求。
法國巴黎人壽2023年末推出第一張分紅保單,目前有五張商品,不 同幣別、不同分紅方式,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目前推出五張分紅保 單的分紅比例全為85%,高於法規定的「最低可分配紅利盈餘之70% 」。
安達人壽強調,分紅保單適合身為家中經濟支柱、有資產傳承需求 及重視長期壽險之族群,不僅提供高額的壽險保障,確保家庭在面對 突發事件時的經濟安全,還能透過紅利機制累積資產,為未來實現財 富的有效傳承。
|
19 |
壽險業求救金管會 提二建議 |
摘錄經濟A3版 |
2025-05-07 |
台幣暴升,4月壽險將陷虧損,據透露,六大壽險高層已「口頭」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暫行措施,有兩大方向,一、尋找外匯準備金第二桶金的財源,二、調整匯率計算,如AC部位不評匯率或採匯率均價計算,惟彭金隆態度全保留。
金管會認為,各業者提出的暫行措施全都違反財報會計準則,金管會關切是否有清償能力、流動性等立即性危機,「財報難看只是帳面虧損,並沒有立即性危機」,暫不會因財報難看做甚麼調整。
壽險公會初步提兩大建議案,一、提前適用接軌IFRS17權益有利影響數,二、匯率採半年或一年均價,但這僅適用RBC填報,不適用財報,換言之財報虧損仍未解決。
金管會5日起急召前六大壽險業,了解台幣暴升對其清償能力、流動性衝擊及各業者因應措施。這前六大壽險是國壽、富壽、南山、台壽、凱基人壽和新壽,全都是董事長出席,全程由彭金隆主持。
壽險業者認為,這波台幣暴升衝擊最大的「財報」,光4月以來台幣暴升至今,已全數吃掉壽險業前三月賺的,且還會倒賠,4月壽險獲利將面臨虧損。
尤其是拿來「雨天撐傘」的外匯準備金水庫,4月至今幾乎全部耗盡,等於在這波台幣狂升暴雨中,壽險業根本無傘可撐,部分沿用舊制者還得面臨碰到20%底線得增提慘況。3月底全體壽險業外匯準備金餘額為2,836億元。
壽險圈估算,台幣光升1%,前六大壽險業匯損就達450億元,4月至今光前六大壽險淨值和獲利損失恐逾千億元。業者憂,一旦大虧,將重擊股價,市場信心危機恐一觸即發。
一家壽險高層坦言,2022年美國暴力升息,手握大量債券的壽險業面臨龐大評價損失,讓業者淨值轉負,當時金管會以「資產重分類(指債券轉入AC不評價)」化解淨值危機。
時隔三年,2025年危機並非RBC(資本適足率)、淨值比或流動性,而是財報(損益表),在各壽險業外匯準備金水庫耗盡、避險比率拉高又增加避險工具成本等夾殺下,業者面臨龐大虧損壓力,盼金管會出手相救。
據透露,前六大壽險高層提出建議有兩大方向,一、尋找外匯準備金第二桶金,公會建議提前適用接軌IFRS17權益有利影響數。
二、調整匯率計算方式,提議壽險帳列八成AC部位的債券,全都不要做匯率評價,或是從目前月底匯價計算,改以匯率均價。
|
20 |
金管會 找六壽險喝咖啡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5-07 |
金管會近二日已個別找國泰、富邦、南山、凱基、台灣、新光等六 大壽險業者來「喝咖啡」,了解新台幣暴升對壽險業者清償能力與流 動性衝擊,及各業者因應措施。保險局副局長陳清源6日指出,大型 壽險公司目前「清償力符合標準」、「沒有提出監理寬容新要求。」
陳清源表示,金管會日常監理就包括書面、檢查,面對面溝通,此 次主要是關切匯率風險對各壽險公司影響狀況,新台幣強升對壽險的 影響主要在於對外幣資產的曝險,影響程度要看「匯率變動幅度、影 響期間、業者本身避險狀況。」每家狀況不一樣。
壽險業者管理匯率方式主要考量自身風險胃納、風險限額,採「動 態避險策略」,可以使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進行沖抵匯損、增提準 備金累積未來提供風險沖減的水位,就是一個調節機制,也有公司採 多幣別避險措施。
這波衝擊是否有業者低於標準,陳清源說明,壽險業每半年會公布 一次RBC、淨值比,據去年底壽險業整體資本適足率為332%、淨值比 7.7%,皆高於法定標準的200%、3%,而大型壽險公司這幾天清償 力仍符合標準。
針對外媒報導這次新台幣升值是「壽險公司大量進行避險所導致」 ,陳清源強調,據金管會了解,這些公司避險策略是依現有策略安排 ,並未在外匯市場有大量從事避險交易。
|